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環境污染引發的諸多問題給人們敲響了警鐘。國家及相關地方政府也出臺各種政策約束工業及生活固體廢物的排放并加大力度處理不同領域的固體廢物。
近年來,受益于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環保產業迅速發展,目前我國處理固廢業占整個環保產業的比重僅為20%,遠低于德國66%、日本67%的水平,發展潛力巨大。
?
固廢處理公司說固體廢棄物是指在生產、生活和其他活動中產生的喪失原有利用價值或者雖未喪失利用價值但被拋棄或者放棄的固態、半固態和置于容器中的氣態的物品、物質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納入固體廢物管理的物品、物質(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令第三十一號中對固體廢物的定義)。
固體廢物按其來源可分為工業固體廢物、礦業固體廢物、農業固體廢物、城市生活垃圾、危險固體廢物、放射性廢物和非常規來源固體廢物。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中的相關劃定,通常將固體廢物分為以下三大類。
工業固體廢物:指來自各工業生產部門的生產和加工過程及流通中所產生的廢渣、粉塵、污泥、廢屑等。
城市生活垃圾:也稱城市固體廢物,主要指城市日常生活中或者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所產生的固體廢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規視作城市生活垃圾的固體廢物。
危險廢物:指列入國家危險廢物名錄,或者根據國家規定的危險廢物鑒別標準和鑒別方法所認定的具有危險特性的廢物。
簡單來講,就是含有高度持久性元素、化學品或化合物的廢物,且該廢物對人體健康和環境具有及時的和潛在的危害。目前,農村固體廢物也越來越受到重視,可以與以上三類廢物并列,成為一大類,具體包括農林業生產和禽畜養殖業生產過程中所產生的廢物,以及農村居民的生活垃圾等。
工業固體廢物(以下簡稱工業固廢),是指在工業生產活動中產生的固體廢物,是工業生產過程中排入環境的各種廢渣、粉塵及其他廢物,可分為一般工業廢物和工業有害固體廢物。
其中一般工業廢物是我國固體廢棄物中占有比重大且最具有潛在利用價值的廢棄物,主要包括尾礦、粉煤灰、煤砰石、冶煉廢渣、爐渣、赤泥、污泥等),占固體廢棄物總量的80%。
目前,全國累計堆存的工業固體廢物超過300億噸(不包括廢石),年增量(不含廢石)約41.4億噸,其中大宗工業固廢產生量36.56億噸,尾礦、煤砰石、粉煤灰占全國固廢年增量的79.5%。
目前我國總建有礦山近10萬座,其中金屬礦約6.9萬座、各類尾礦庫1.42萬座;煤礦7700座,煤砰石山超1700座;各類石油化工企業近2.5萬家,火電企業1200余家,鋼鐵冶煉企業570家;氧化鋁生產企業1000家,各類大型產廢企業13.3萬家。
目前,我國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僅為60%,而我國臺灣地區達80%。我國尾礦綜合利用率為20%,而發達國家平均水平為60%,因此消納固廢,提升固廢的綜合利用率是我國當前生態環保治理工作的一大重要任務。